一种基于TiO2介观晶体的玉米赤霉烯酮光电化学检测方法

Photo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zearalenone based on titanium dioxide mesoscale crystal comprises pre-processing glassy carbon electrode, preparation polydopamine/antibody modified electrode, and detecting zearalenone

点击次数:281   下载次数:178
中文摘要: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TiO2介观晶体的玉米赤霉烯酮光电化学检测方法。该方法利用聚多巴胺敏化的金红石型TiO2介观晶体作为光电活性基底材料,并用于固定化玉米赤霉烯酮抗体;介孔四氧化三钴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二抗作为信号探针,借助于该探针对基底材料的信号放大作用,制备一种基于夹心免疫识别模式的光电化学传感器,并应用于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定量检测。基于聚多巴胺的稳定性及优良导电性,其与RTM的复合材料能加快光生电子的转移速度并提高光电流信号;通过夹心免疫识别的过程,将具有竞争性捕光能力的OMCO引入到传感界面上。实现对玉米赤霉烯酮浓度在1×106ng/mL–20ng/mL范围内的高灵敏检测。

主权项:一种基于TiO2介观晶体的玉米赤霉烯酮光电化学检测方法,其特征在于,包括以下步骤:玻碳电极(GCE)的预处理:GCE首先在铺有氧化铝粉末的麂皮上机械打磨抛光,用二次水洗去表面残留粉末,再移入超声水浴中清洗,直至清洗干净,最后依序用乙醇,稀酸和水彻底洗涤;PDA/RTM/Ab1/ZEN/Ab2@OMCO修饰电极的制备:滴加4μL浓度为3mg/ml的金红石型TiO2介观晶体(RTM)悬浮液于干净的玻碳电极表面,红外灯下烘干,冷却至室温,将电极浸入0.5mg/ml聚多巴胺(PDA)溶液中30min,室温条件下晾干,即得到PDA/RTM 修饰电极;将修饰电极于5μL浓度为2mg/mL的玉米赤霉烯酮抗体Ab1溶液中37°C下孵育1h,随后使用pH7.5的磷酸缓冲溶液去除多余的玉米赤霉烯酮抗体Ab1,再将电极浸入20μL浓度为1.0wt.%的BSA 1h,封闭电极表面上非特异性活性
申请号:CN201610902707.0
专利号:CN106383156-A
公开/公告号:CN106383156A
申请日:2016-10-16
公开/公告日:2017-02-08
申请/专利权人:福建师范大学
发明/设计人:戴宏;汪慧霞;高利红 ; 林燕语
分类号:G01N27/30;G01N27/38
主分类号:G01N27/30
法律状态:实质审查
点击下载:一种基于TiO2介观晶体的玉米赤霉烯酮光电化学检测方法
  1. 编译服务:农产品质量安全
  2. 编译者:虞德容
  3. 编译时间:2017-07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