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化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吸附剂及复合亲和柱

Fumonisin B1, aflatoxin, ochratoxin, zearalenone antibody immune adsorbent comprises solid phase carrier and Fumonisin B1 monoclonal antibody on the solid phase carrier coupling and aflatoxin monoclonal antibody

点击次数:324   下载次数:236
中文摘要:本发明涉及净化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吸附剂及复合亲和柱。所述的免疫吸附剂包括固相载体和与该固相载体上偶联的伏马毒素B1单克隆抗体、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、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、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,所述的伏马毒素抗体为由保藏编号为CCTCC NO.C201636的杂交瘤细胞株Fm7A11分泌产生的单克隆抗体,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Fm7A11已于2016年3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,保藏地址是,中国,武汉,武汉大学。装载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抗体免疫吸附剂的净化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复合亲和柱。此复合亲和柱可同时用于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样品的净化检测。
主权项:1.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抗体免疫吸附剂,其特征在于: 所述的免疫吸附剂包括固相载体和与该固相载体上偶联的伏马毒素B1单克隆抗体、黄曲霉 毒素单克隆抗体、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、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,所述的伏马毒素抗 体为由保藏编号为CCTCC NO.C201636的杂交瘤细胞株Fm7A11分泌产生的单克隆抗体,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Fm7A11已于2016年3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,保藏地址是,中国,武汉,武汉大学,保藏编号为CCTCC NO.C201636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抗体免 疫吸附剂,其特征在于:所述固相载体为琼脂糖凝胶。
3.装载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抗体 免疫吸附剂的净化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复合亲和柱。
4.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复合亲 和柱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包括以下步骤:
a)基质制备
将CNBr活化的琼脂糖凝胶基质粉末在pH2-3的条件下用HCl洗涤除杂;
b)配体偶联
使用偶联缓冲液溶解待偶联的伏马毒素B1单克隆抗体、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、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、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,获得抗体溶液,迅速将步骤a)活化的琼 脂糖凝胶基质转移到上述抗体溶液中,室温条件(20-25℃)下充分混匀上述混和物2-4h;
c)配体封闭
封闭所有残留的活性基团;
d)除去偶联后未偶联上的多余的配体;
e)装柱。
5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所述步骤a)中洗涤用HCl浓度为1mmol/L,洗涤时间为15min。
6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步骤b)中的偶联缓冲液为0.2mol/L Na 2HCO 3,pH8.3,每个抗体溶液浓度为10-15mg/mL。
7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步骤c)的配体封闭过程为:转移经步骤b)处理的琼脂糖凝胶基质至0.1mol/LTris-HCl缓冲液中,室温条件下静置2-4h。
8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步骤d)为:依次用pH值为4和pH值为8 的缓冲液对经步骤c)处理后的琼脂糖凝胶基质进行洗涤,至少洗涤3个循环;
pH值为4和pH值为8的缓冲液分别可选0.1mol/L醋酸/醋酸钠缓冲液和0.1mol/L Tris- HCl缓冲液。
9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步骤e)为用5倍所述琼脂糖凝胶体积的0.01%NaN 3-PBS洗涤,并使用0.01%NaN 3-PBS保存,然后装柱。
10.基于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亲和柱检测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A 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方法,其特征在于:将待测样品通过免疫亲和柱,免疫吸附剂会特异性的吸附伏马毒素B 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,其他的杂质则流出免疫亲和柱,然后用色谱级甲醇洗脱亲和柱,收集洗脱液即净化浓缩后的样品供高效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检测,得各毒素含量。
申请号:CN201710134053.6
专利号:CN106977600-A
公开/公告号:CN106977600A
申请/专利权人: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
发明/设计人:李培武;胡小风;张兆威;张奇;张文;唐晓倩
分类号:C07K16/14;G01N33/577;G01N30/02;B01J20/286;B01D15/22;B01D15/20
主分类号:C07K16/14
法律状态:实质审查
点击下载:净化伏马毒素B1、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A、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吸附剂及复合亲和柱
  1. 编译服务:农产品质量安全
  2. 编译者:虞德容
  3. 编译时间:2018-02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