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

Evaluating microorganism safety of pickled vegetable involves sterilizing bottle, and inocula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ickle sample and culturing to obtain bacterial culture

点击次数:246   下载次数:161
中文摘要: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,属于微生物安全性评价领域。所述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取样、接种致病菌、检测、绘制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和安全性评价。本发明根据对照样品泡菜卤水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,可以得到5-log RT时间T<sub>0</sub>,根据待检测泡菜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,可以得到5-log RT时间T<sub>1</sub>,由T<sub>0</sub>和T<sub>1</sub>的大小评价该待检测泡菜微生物的安全性。若T<sub>1</sub>>T<sub>0</sub>则待测样品安全性低,反之则待测样品安全性高,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,易于控制,准确,便于推广。
主权项: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,其特征在于:它包括以下步骤:S1.取样:在不同位置处取待检测泡菜的卤水,装入无菌取样瓶中混和均匀;S2.接种:向无菌取样瓶中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%的致病菌,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×106~1×108CFU/ml,在22~28℃的温度下进行培养,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;S3.测定:在不同位置处取无菌取样瓶的卤水,测定泡菜卤水分别培养0h、8h、16h、24h、32h、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,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;S4.绘制曲线:根据步骤S3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待测液中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,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?log?RT时间T1,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:N(T)=5?log?RTRT=N0/NT式中:N0为待检测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;NT为待检测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;5?log?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;S5.绘制对照样品的消长规律曲线:它包括以下子步骤:S51.对照样品泡菜卤水:取与待测样品相同盐度且发酵完成无生花优质泡菜卤水,接种量为样品重量2%的致病菌,所述致病菌的浓度为1×106~1×108CFU/ml,在22~28℃的温度下进行培养;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;S52.测定:在不同位置处取对照样品泡菜的卤水,测定对照样品泡菜分别培养0h、8h、16h、24h、32h、40h六个时间点的致病菌的数量,所述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单增李斯特氏菌或沙门氏菌中的任意一种;S53.绘制曲线:根据步骤S52测得的致病菌的数量以及Logistic模型制作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,由致病菌的消长规律曲线得到5?log?RT时间T0,所述致病菌的数量与Logistic模型为:N(T)=5?log?RTRT=N0/NT式中:N0为对照样品泡菜卤水中致病菌的初始数量;NT为对照样品泡菜在各个培养时间点的致病菌数量;5?log?RT为致病菌数下降5个数量级的培养时间;S6.安全性评价:(1)待检测的泡菜卤水5?log?RT时间T1大于对照样品泡菜卤水的T0,则待检测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低;(2)待检测的泡菜卤水5?log?RT时间T1小于对照样品泡菜卤水的T0,则待检测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高。
申请号:CN201510903033.1
公开/公告号:CN105441527A
申请日:2015-12-09
公开/公告日:2016-11-22
申请/专利权人: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
发明/设计人:王勇;陈功;张其圣;申文熹;张红梅;李恒;汪冬冬
分类号:C12Q-001/06
主分类号:C12Q-001/06
点击下载:一种泡菜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
  1. 编译服务:农产品质量安全
  2. 编译者:贵淑婷
  3. 编译时间:2016-11-08